父母都好愛、好愛自己的孩子!
孩子也都好愛、好愛他們的父母!
在孩子的眼中,父母是他們的唯一,也是他們的全部!
因為太愛太愛了,所以想要時時刻刻黏在父母身邊!不願跟其他的手足分享親情、不願父母消失在視線外、不願進入團體生活、不願自己睡覺、不願長大獨立、不願面對父母失望生氣的表情、不願表現脆弱無助的樣子,於是就用許多負面的行為,去武裝掩飾他們自己,好讓父母滿心歡喜地愛著他們!
但,我們就是太愛孩子了,才總是放大檢視他們的不完美!
我們希望孩子可以正常作息、高大強壯,於是陷入追逐發育平均值的生長迷思中。我們希望孩子可以品格端正、習慣良好,於是開始絮絮叨叨地批評比較。我們希望孩子成績優異、頭腦聰明,於是不辭辛勞的將珍貴的親子時間,耗費在奔波補習的路上。希望孩子可以把我們當成無話不談的知心好友,卻在聽到負面消息時張大眼睛,無法置信。
還記得第一次的超音波,看到閃爍心跳的感動嗎?還記得那段臃腫的歲月,與肚子裡的寶貝患難與共的時光嗎?還記得的抱著剛出生的寶貝,四目交接的瞬間嗎?輕撫著肚子裡的寶貝,懷胎十月裡,母子之間說了那些悄悄話?
咬緊牙關、耗盡全身力氣,將他們帶到世界上,我們最希望聽到醫生說什麼?
是的!健康就好!親愛的寶貝,我要你健康就好!
可惜,我們越來越貪心,他們越來越洩氣。
是我們錯了嗎?還是他們不夠好?是我們要求太多?還是他們沒有努力作到?親子間最初始、最純然的愛,於是越來越沉重,越停滯,直到煙硝四起,衝突不斷!
自認是個不太完美的母親,常常跟孩子聊天聊到忘了簽聯絡本,常常因為週末出門玩了兩天而來不及洗睡袋球鞋,常常一起窩著想把書看完而懶得洗手作羹湯,想做的事太多而沒有天天洗衣拖地收拾家裡。因為喜歡巴赫花精,研究巴赫花精,開始願意接受包容孩子的不完美,不過該有的日常規矩我還是會再三叮嚀、不禮貌闖禍打人我也會馬上板起面孔問原因,粗心大意考八十幾分、功課亂寫我還是會很生氣。(這樣告白,會不會太誠實?)
巴赫花精,並不是坊間所謂的芳香療法中的精油,而是將植物花朵或枝枒,經由日光照射法及煎煮法製作出來的母酊劑,經過稀釋而成的藥物劑型。三十八種花精,代表著三十八種負面情緒的原型,必須誠實的面對自己,才能接收到花精正確的訊息,協助我們平衡種種負面情緒。
研究花精後,發現瞭解自己很難,看別人總是比較容易!於是我成天捧著書,圍繞著兩個小孩打轉,無時無刻偷偷拿著放大鏡檢視他們的情緒,如獲至寶的發現他們的不完美(寫到這裡,真不知道他們是倒楣透頂呢,還是萬中選一?)
常常邊洗碗邊問哥哥:「今天在學校好不好啊?」「不太好!」(下一秒發現媽媽早已瞬間移動到孩子身邊,睜大眼睛準備聽故事開花精)
還不太會表達的弟弟,又吵又鬧在地上滾來滾去,費盡心思表演一齣大鬧劇,想博得大人的同情與注意。卻發現媽媽不只沒有掉入自己的陷阱,反而捧著一盒三十八瓶花精,抓準時機將花精棉片貼的自己手臂、臉頰、脖子到處都是,自討沒趣下早早擦乾眼淚收工,還比較實際!
誤打誤撞幾年下來,媽媽變成老師,而小孩變得誠實!他們很願意跟我分享自己的壞情緒,我也漸漸變得越來越懂他們的真性情。我可以區分出孩子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,也可以慢慢理解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的委屈。偶爾會有種錯覺,手裡牽著的孩子們,並非跟隨著我朝向未來邁進,而是領著我回到過去,穿越童年許多的記憶與陰影,重新看見自己塵封許久的內心。
是的!我們都該感謝孩子的不完美!
因為這樣,親子之間才能更親密、更靠近!
因為這樣,我們才能有許多機會修正彼此的誤解!
因為這樣,我們才能將生命活得更深、更美!